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兵 通讯员 任致远
近期,全国首个“模块化集成建筑(MiC)‘好房子’”体验馆在深圳市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开幕。在这里,MiC技术的应用场景具象化——舒适住宅、品质公寓、智慧酒店和绿色学校等。通过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和好服务,MiC正成为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据介绍,MiC技术是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出建筑的主体结构后,再细细拆分成最优解的空间模块。这些模块单元不再为功能空间所局限。以住宅为例,对于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不同的功能空间,MiC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将不同的功能空间混搭集成到同一模块单元中。这样一来,工厂可以快速完成90%的建造工序,在现场只需高效组装,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可以充分保障建筑品质。
据了解,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推动MiC技术在大湾区的创新:2023年在深圳市龙华区建成华章新筑保障房,成为了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
“总工期仅365天,是传统建造方式的三分之一!”华章新筑项目经理徐恺介绍,5栋近100米的高楼,采用6028个混凝土MiC模块,实现2740套精装保障房一年内交付。这个由深圳市安居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造的全国第一快高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开创了混凝土MiC技术建造超高层建筑的新阶段。
位于深圳福田区的安居景馨苑项目,是深圳市安居集团应用MiC技术的再度创新。在人口稠密的城市核心区,凭借MiC技术实现148天完成30层楼体封顶,“魔术般生长”的背后,是800个混凝土MiC模块与MiC技术2.0升级的支撑:微管廊、标准化户型、数字化物流运输管控。项目实现了工厂生产“按需接单”、现场“随到随吊”的精妙协同,为全国高密度城区建设保障房提供了可复制的“湾区方案”。
大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